时间:2024/12/22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紫檀成名的历史原因

中国硬木家具主要出现于清代,印度小叶紫檀在这个时期成为皇室专用贡木,因此被市场高度认可,被誉为“帝王之木”。如此盛名,其实和当时的地理交通条件密切相关。古人选择紫檀、大红酸枝等树种作为传统红木家具选材,是基于气干密度大、油性足、韧性强等优势。在古代我国与海外的贸易交流中,郑和下西洋返程时会带上沿途国家的木材作为压舱物,从而酸枝和紫檀木被选为红木家具用材,当时家具木材的选择范围是中国及周边欧亚大陆,可惜郑和当年未登上非洲,错过了非洲更优秀的树种。而今,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推进,生长于非洲东部的紫光檀逐渐被国人所发现。我们团队发现紫光檀树种各项指标比紫檀等传统名贵红木更优越,进行了专项投入和研发。

木性大PK

紫光檀和久负盛名的小叶紫檀相比,有没有实力一战?让我们用数据说话。

紫光檀生长于非洲东部的稀树草原地带。由于环境的特殊性,紫光檀的密度、硬度、韧度、油性等各项物理指标均优于紫檀。

硬度、密度够大,使得紫光檀材质坚固,耐腐蚀,不易被虫蛀,同时结构细腻均匀、棕眼几乎看不见;

优越的韧度,使得木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,不易缩涨变形;

油性高,带来木材表面的光泽度和滑润触感,紫光檀打磨抛光后可以呈现出镜面般的反光效果,触之温润,如同美玉。

除了材质的坚密细腻,在外观优势上紫光檀也表现亮眼:黑褐中带紫的特殊色泽,使得紫光檀比古代乌木更细腻高贵,有一种独特的沉静肃穆之美;

生长环境造就的扭曲树形,赋予了紫光檀木材丰富的纹理表现,千变万化,流动畅意,或如高山流水,或如瑞云翔龙,极富文人意趣,与黄花梨媲美也毫不逊色。

在稀缺度上,紫光檀也不遑多让。分布区域小(只分布在非洲稀树草原)、生长周期漫长(需千年才能成材)、出材率低(十檀十空,高端利用率只有6%),这些天然限制因素使得紫光檀的稀缺度和升值空间不断受到市场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hetianshizx.com/htshj/13968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