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木一直以来受到大家广泛推崇,更有人表示,“存金不如存木、买股不如买木”,其实,作为最容易获得、且最容易加工、与人最为贴近的自然材料,木材从古至今就是中国人构建家园的不二选择,可以说中国人的实木情结是与生俱来的。 “物以稀为贵”的需求使利润丰厚的红木贸易得以蓬勃发展,由此而促生了一部分投机分子,在木头上大做文章。 选择红木家具,首先要考量的是,材料是否以次充好、工艺是否偷工减料、是否精细等问题,认清这些细节,在购买时能准确避免多花冤枉钱,甚至被骗。 同类别红木冒用 在市场上,红酸枝木类交趾黄檀,很容易混淆,由于纹理、属性、颜色、密度相似,消费者很难通过第一眼识别。另外,除了本身材质外,产品的加工制作方式不同,价格也不同,为此,更要谨防在选购红木时,商家用低价的红木,充当高价卖。 其实与交趾黄檀相比,微凹黄檀产自中美洲,生长轮较明显,作为家具使用的时候可以看到切面上纹理分明的黑线与黄线,另外线条也更粗一些。前者的心材新切面是暗红色或者紫红色,后者是橘红色,但是随着时间越久,二者的颜色会比较接近。 如铁木豆冒充红酸枝,以科迪瓦紫檀这些外表纹理和檀香紫檀很类似的木材,经常混淆在市面。 看“心材” 据国家标准《红木》中,“红木”的定义为紫檀属、黄檀属、柿属、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,因此,选择木材都需要通过“心材”来选,不能选外面的白皮。 通常而言,木材的“心”和“白皮”存在明显的色差,有些投机份子会通过涂油漆来掩盖用材,如果家具中看不出明显的纹理,或者颜色过于暗沉那就要警惕上当了。 不过很多人在购买木材家具之前,会让商家用漆将油漆擦掉一部分,观看木材的品质。 辨“工艺” 红木家具讲究的是完整,具备高价值的成品,通常是由一块整木做的。虽然很多产品从整体上看起来,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也会存在用小料填塞粘结成的整料,以及用木粉和胶水糊在缺口处,很难被发现。 不过可以通过,家具的挖补面积来判断其中价值,在一些不被发现的地方,如内柜,背板等地方,可以看到家具用料优劣。 雕刻细节 “机雕”和“手雕”是红木最主要的两种雕刻方法,很多追求自然的消费者,更倾向于自然手工雕刻,其实区分两者的方法,通过肉眼就能看出来:机雕缺乏灵气,线条直白生硬,自然雕刻不能做到一板一眼,会存在一定的误差,不过整体看来,图案会更生动灵活。 相对而言,“机雕”价格会较“手雕”低,谨慎商家打着“手工雕刻”的名义,多花冤枉钱。 同样的一根木材,因生存环境不同,长势不同,呈现出来的形状也不同,但是也要预防混淆诸如“某某地生产”木材信息,谨防进入误区。分辨红木的优劣,更应该从整体上来观察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hetianshizx.com/htszx/13142.html |